繁忙的工厂、热闹的花市、疾驰的高铁、璀璨的灯火……新年新景,勾勒出活力向上、立体生动的漠阳气象。阳江,正在乘势而上,育新机初心不改,开新局干劲十足。
时间见证奋斗者的足迹。回望,走过不凡历程,时光,镌刻奋斗印记……一帧帧奋斗场景,一个个实干故事,汇聚成漠阳大地最令人神往的风景,勾勒出活力奔涌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在过去的一年,阳江聚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建成省内最大的市级“反向飞地”和4个县级“反向飞地”,累计打造152个全国、全省特色农业产业专业镇(村),成功申报国家生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海陵岛-阳西渔港经济区成为国家级试点,全市粮食总产量创近18年来新高,组织群众220余万人次参与城乡环境整治,打造首批32条风貌示范带……
新的一年,阳江锚定“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战略定位,以“提升落实年”为主线,进一步加快“融湾入圈”进程,通过加强“软硬联通”,推动阳江深度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体系,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加快建设深度融湾先行区。
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报告提出了2025年十二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阳江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抓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开工建设阳江三山岛等海上风电项目,释放进一步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强烈信号。
绿色是阳江的天然优势。随着近年来绿色能源产业兴起,阳江敏锐嗅到风口,发力海上风电产业。阳江着力用好资源,进一步发挥绿电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不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扩大绿色发展优势,以更高的经济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建成投产,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落户阳江,国内首批、广东省首个近海深水区华电青洲三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在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蜕变,实现了多个全国乃至全球‘首次’。”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世界风电看中国,海上风电看阳江”正逐步成为业内共识。
加快绿电绿证应用,降低产品碳足迹,提升绿色贸易竞争力,逐渐成为企业的共识和需求,更增强了企业在阳江发展的信心与底气。一批载能产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纷纷落地阳江,先进绿色制造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推动产业向聚集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依托绿色优势,“一港四中心”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加快成型,建成了风电装备专用出运码头,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风电装备质量检测平台和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正式投产,同期工程试验中心、集中运维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高标准规划建设的7.4平方公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目前已有38个总投资约364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落户,其中明阳整机、金风整机、中水电塔筒、粤水电塔架等20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天顺风能、东方海缆等12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显现,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风电装备制造规模最大的集聚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步伐加快,绿色能源多能互补不断深入,碳排放管理能力基础更加夯实,交通、建筑、绿化等领域协同降碳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打造“4+4+X”产业体系,2025年,6686体育注册阳江将发挥自身的“绿色”(绿能、生态)、“蓝色”(海洋、空天)优势,促进“四链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西海岸产业支点功能。重点是加快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助力大湾区绿色转型;扎实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培育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五金刀剪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推进农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发展转变的方向。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阳江立足基本市情,找准着力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加快孕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去年12月11日,全球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阳西海域正式投运。青洲六100万千瓦在2024年3月动工,已完成投资83亿元,青州五、七200万千瓦计划2025年春节后大规模动工。三峡储能等2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引进投资超29亿元的国港、鼎睿等2个储能项目。
“5G+工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是我们以科技创新赋能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核心工程,也是公司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前多年布局的先手棋。”作为广东省绿色钢铁产业链“链主”、阳江千亿级合金产业集群“领头羊”,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启动5G+智慧园区规划及建设工作。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洋介绍:“近几年,通过向管理要效益,持续推进5G+智慧园区建设,我们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以新求变,传统产业重装出发,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未来产业活力无限。传统刀剪、木器加工业提质升级。十八子搬迁至新生产基地,规划年产1500万把刀具,较旧厂房提升50%。去年6月,木森新智能工厂投产。苏仕兰自主研发“桑刀2号”获“最高刀刃锋利度保持力”吉尼斯世界纪录,创全国同业先河。王麻子智造基地即将竣工交付,预计2025年投产。
阳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攻坚克难,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狠抓落实,推动经济向“新”而行,现代服务业往“优”攀升,都市农业以“品”制胜,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新优势不断增强,建设产业强市取得新成效。
从“新”找未来,成当下一切工作的重心。作为全国率先探路绿能园区建设的载体之一,广东阳江(阳东区)绿能示范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现已完成园区规划方案研究报告、产业发展规划、高压线路可研及选址选线初步方案。
在过去的一年,阳西中华老字号致美斋等8个项目竣工投产,亚洲最大调味品包装龙头企业华兴玻璃等13个项目加快推进,健康食品产业年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全国产业聚集度最高的调味品产业基地。该县连续两年举办“味动中国”国际调味品创新博览会,持续擦亮“中国调味品之都”品牌。阳西县2024年入选全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阳江阳西产业园区荣获省级(调味品)特色产业园称号,并连续六年获评全省优秀园区。出色的发展成绩单,是阳江以“关键一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形成了山海同频、城乡同步的良好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具有阳江特色改革的生动实践。
今年,阳江重点依托海陵湾发展湾区经济、海洋经济,促进“湾湾联动”“湾带联动”;完善“机场+双高铁+高快速路网+亿吨大港”大交通格局,打造西海岸的物流枢纽节点城市;深化“营商环境年”建设。
绿意,于天地间流淌;碧水,在城市里荡漾。当前,阳江深化落实市委“433”工作安排,守正创新、苦干实干,推动改革开放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进一步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新路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栋栋农房换上“新装”整齐排列,焕发新生机,展现乡村特色风貌;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如今在漠阳大地,农房旧貌换新颜,镇村面貌刷新“颜值”。
近日,省住建厅公布了2024年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范例,其中,阳东区“绿美阳江+宜居城乡”风貌带提升建设项目为入选项目之一,这是阳江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缩影。近年来,阳江市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特色专业镇、专业村。在阳西县“牧海耕田”乡村振兴示范带上,儒洞镇的荔枝、丝苗米,沙扒镇的海水鱼苗培育、深海网箱养殖,上洋镇的西瓜、圣女果等都实现了“品牌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阳春市“山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大力实施农业生产托管为契机,成功打造783亩农业生产托管示范基地和1100亩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当地农户种植丝苗米5万亩、蔬菜1.46万亩。
阳江的好、阳江的美不仅体现在乡村示范带上,更直接体现在蓝天白云间、绿地森林间、长河碧水间。
阳江深入实施绿美阳江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县镇村绿化种植苗木超54万株,第五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启动仪式在阳江举行,去年8月份阳西获评“中国长寿之乡”,阳江川苔草、阳春蜘蛛抱蛋等植物新物种连连上新,勺嘴鹬、东方白鹳等珍稀动物频频亮相,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阳江人的美丽家园更加宜居。去年11月,阳江荣获“国际花园城市”,阳江成为粤东粤西粤北第一个国际花园城市。这里秀丽的山水、宜人的环境更是得到世界各地朋友的点赞。
2025年,阳江放大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优势,加快“融湾入圈”进程;进一步改善社会预期、扩大有效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阳江生态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突破奋者先。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阳江将锚定“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战略定位,以“提升落实年”为主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
在阳春市马水镇的一些乡村,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乡村生活正成为现实。据报道,阳江阳春市马水镇以“美丽庭院”创建为契机,在庭院“方寸地”做文章,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创建“美丽庭院”,有利于推动农村绿色发展迈上新高度,筑就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新图景。因此,马水镇的实践值得阳江各地学习借鉴。
打造良好人居环境,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庭院”的建设,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过去,东风村等许多农村地区缺乏休闲场所。如今,“美丽庭院”的出现,改善了村庄整体面貌,为村民提供舒适生活空间。73岁的杨献威老人,现在能在庭院里打太极,忙完农活的妇女能在庭院里跳广场舞、唠家常,乡村生活氛围变得更加温馨和富有活力。
“美丽庭院”建设能激发乡村发展潜力。2024年,马水镇已建成56户“美丽庭院”示范户,还不断探索“美丽庭院+经济”的发展路径,将“美丽庭院”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度挖掘乡村资源。通过开设“美丽庭院”建设微课堂,邀请专家教授讲授相关知识,提高村民创建“美丽庭院”的能力,带动村民扮靓自家院子。以典型带动,激发村民创建热情,为美好生活夯实了基础,建设更加舒适、安全、卫生、健康居住环境。
马水镇创建“美丽庭院”能大获成功,首先源于多方协作的模式。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政府的规划引领为“美丽庭院”建设提供方向和政策支持;部门间的协作确保资源有效整合与高效利用;群众的广泛参与则是激发了创建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了共建共享的格局。东风村委会冲口村的建设过程就充分展示了这一点:村民积极参与,将闲置地变成休闲雅致的庭院,既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又吸引游客目光,成为“微景点”。乡村建设各方力量缺一不可,唯有紧密合作,才能实现乡村蝶变。
马水镇提供了生动范例,为阳江其他地区的“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打了样、探了路。在全市上下着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今天,不少镇也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受到了群众肯定,阳江各地应互相学习彼此的经验,因地制宜,打造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新风貌,让我们共同期待更美好的阳江。
公司名称: 6686体育
手 机: 13800000000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www.hechuanyinqi.com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6686体育